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


重點摘要
 區分熱情和天份。保持生命中的熱情,但同時也要追求一條能讓天份開花結果的道路。當生活裡有某件事不再適用時,我會不帶一絲感傷的丟棄。不回頭望,也不偏離新路徑。
 「往前移」的智慧。
 工作的熱情。花了二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時間,只為了在飛機上和老闆做簡短的自我介紹。
 生活失衡的代價,挑戰與安穩。最高位置並非唾手可得,必須付出相對的努力。---個人價值觀的問題。
 只要我們照顧好每分每秒,月月年年也會照顧好自己。~瑪麗亞.艾吉沃斯
 得知事實真相時,作者決定要做的三件事。
1. 離職
2. 選擇一種醫療方式,這種方是能讓我。。。
3. 讓僅剩的時間成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,致於受我影響最的那些人,也盡可能讓這段時間成為他們最美好的時光。
 「投入」的真本質。投入無關時間,也無關可信度與可預測性。投入是關於深度,熱忱,努力。衡量投入最好的方法,絕非一個人願意放棄多少時間,更正確的方法應該是: 一個人願意投注多少精力以及能夠有多專注。
 哪些人未活在當下
1. 不聽人說話,卻也不等人把話說完的人
2. 憤世忌俗的人
3. 同時望著森林與樹木,卻可能花太多時間在森林與樹木上的人
 如果能夠活在當下,情境與歷史就不再是問題,經驗本身才重要。
 追求平衡,更要顧本。想要成功的運動員,最好要知道如何照顧好自己。只要投注最棒的精力,沒有甚麼辦不到的事。時間真的變次要了。但是,最讓我們左思右想的,卻也是時間。
 唯一需要專注的決定,就是自己還能做的決定。
 分享活在當下的重要。作者覺得更簡化,更平靜,更能專注於當下。但並不表示應該完全忽略未來,幾乎所有的目標都需要有未來,只是,「未來」的鬼魅,常帶給人太大的心理壓力,反而會讓人無法真正欣賞與善用自己存在的每一分鐘。
 當事情一件又一件接踵而來時,人的想法可能會變的狹隘,而且會只顧慮到自己。
 如果從現在開始就活在當下,你不只會喜歡上活在當下這件事,也會為未來做好準備,而總有一天,未來會成為你的現在,朝著你的臉呼吸。
 謹守原則,往前進。解開與關係親密的人的關係,堅持雙方都要盡力停留在此時此刻。不表示不能追憶過去,當然可以,且通常也幾乎都在做這件事。但追憶的目的,只是再次體驗積極面與熱情。
 追逐日光。雖然她留下我孤單一人在高球場上追逐日光,但他卻幫我把球擺得好好的,讓我能輕鬆打完一局。
----------
很感人的一本書,是天下雜誌裡推薦關於生命教育的一本書。
看這類的書很能發人省思,在人生高峰的頂端跌落,而且是生命的終止。
論文有點想寫關於生命歷程的記錄,只有成功者的文章才會被記錄下來,
鮮少有人提及失敗者所面臨的困境,激勵人心的故事永遠在上演著,但重點是
要能夠再站起來。

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


陶子的新書。

我不太了解所謂的女性主義,但這本書內容所呈現的一些觀點可以說是頗為前衛。

感情世界,應該說自己愛過了就懂。
陶子給人的印象一向是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,這點讓我很欣賞,
就是敢與眾不同。其實不論在感情或者是生活中,
自己心裡的話,通常很難大聲的說出來,
但越是不說,越是沒有人懂。 那天看了洪蘭教授的一篇文章,提到
時間寶貴,沒有人有時間猜你背後的意思是甚麼。這句話可說得真好。
有話明講,把問題挑明了說,也許殘酷或現實,總是快刀斬亂麻。

書裡所提到的關於浪子的看法,或是男女之間在年齡階段上,有不同的行為表現
都頗能清楚說明男女之間相異之處。

看著一篇篇短篇故事,就像一齣齣短片一樣,
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,陶子姐的分析也是他個人心得的抒發。
感覺是人總是很堅強和自私的。

另外,心得就是,李李仁是個好爸爸,還有,感情需要用心經營和付出,
付出不一定有結果,但不付出一定不會有幸福。


稻盛和夫所強調的是人要有自我的一套哲學,
不論在職場上或生活上,那是一種做為個人行為的準則,
有了原則就不會亂。

書本所強調的幾項重點,分別是能力,努力,樂觀,野心,真誠,力量,創新和永不放棄。
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盲點,在超出自己原有能力以外的範圍,遇到了挫折很難不會有黑暗的念頭
保持樂觀和永不放棄的念頭,可以帶給人力量。

我想,生活中還是要有一套自己的思想,或者是所謂的哲學
堅持自己的想法與立場需要勇氣和時間去證明。